说实话,早在本科时,我就十分抗拒来非洲工作。
然而,硕士毕业时,就业环境实在不太理想,能收到一个综合条件还不错的国企offer,已经实属幸运,便对“非漂”没那么大的抵触了。
入职以后,我被外派到了中非国家乍得,如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非洲工作、生活的真实体验。
PART01 工作时间
我们公司在中国的办公时间为8:30—17:00,午休两小时,周末双休。此外,早晚各有10分钟弹性时间,早上8:40打卡和下午16:50后打卡都算有效。国内的法定节假日也会按时放假。
在乍得的工作时间则是 8:00—17:00,午休两小时,周末单休。更悲催的是,乍得的节假日较少,除了特定假期(如春节休两天),几乎没有其他假期。
这仅是我们在办事处的工作时间。如果被分配到项目上,那就是全周无休。
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我遇到了一位本科刚毕业就来乍得工作的年轻人(比我小三岁)。他告诉我,他们公司每周工作七天,只是周末早上上班晚一小时,下午提早一小时下班。至于节假日,他没有详细说明。
我还咨询了一位在南非出差的国企外贸朋友,得知他们也是上六休一。另一位在刚果(金)做翻译的朋友则是上5.5天,休1.5天。我们公司分配到欧洲的同事也一样,工作5.5天,休1.5天。
综上所述,外派工作普遍没有双休,且无法确保享有国内法定节假日的正常休息。作为补偿,每上一个月班,就能累积5天带薪年假,可以凑个整数,回国休假。
PART02 工作内容
我入职时被分配到了市场部,然而,由于综合部缺人,所以我分担了许多该部门的工作,例如:中方人员证件和签证管理、当地员工(如小工和司机)管理、公司车辆管理、发票和账单报销等。总之,我的工作内容很杂......
作为法专生,我还被委派了翻译和沟通的工作。不过,说实话,乍得的当地口音很重,我常常听不懂,只能硬扛(扶额苦笑ing)。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可能会成为办事处经理和项目经理的传话筒!
比如,在某个项目中,发票报销和员工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就成了传话的对象。遇到类似的情况,最好原封不动地转达信息。如果是文字信息,直接传递;如果是口头信息,加上“XXX说”并完整传达。若是记不清楚对方的意思,宁愿少传达,也不要传递不准确的消息。
假如你的岗位只是翻译,那你可能不会遇到这么多麻烦,只需专注于翻译文件或交流即可。
PART03 工作外的生活
在公司里,如果提前完成工作,我就会和对面的老同事聊一聊办事处以及国内部门其他员工的八卦。
在休息日,出于安全考虑,办事处管理严格,通常不允许外出city walk。所以,除了外勤或有正当理由外,我们基本不会去外面逛(恩贾梅纳也确实没啥好逛的)。不出去就意味着每天只能见到办事处的那几张面孔。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自己出去?尽管我们办事处在乍得首都,但并不在市中心,外面一片荒凉。而且,申请车辆的流程比较麻烦,所以就不出去了,就当省钱吧!
在饮食方面,公司给我们配备了厨师。不过,由于领导比较节俭,菜品种类有限,有时连着两天都是同一道菜,吃久了确实有些腻。
至于娱乐活动,几乎没有!大家只能在宿舍里自娱自乐。我们办事处的几位老同事,甚至周日上午还去办公室工作呢!
不过,乍得的一个好处是,(被迫)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当我还在读本科时,可能是为了提高就业率,一些老师会向大家推荐外派工作,甚至会用高薪诱惑来美化“非漂”。然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明白 —— 非漂牛马不仅工作压力大,而且孤独和寂寞常伴左右,内心的困惑和压力常常无人倾诉。
除此以外,非漂的工资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况且,即使拿了高工资,也可能因为忙碌而没有喘息的时间,根本无福享受!
我想,外派非洲的工作可能更适合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原因如下:1. 工资是国内工作的数倍;2. 可以远离家庭压力;3. 对于已在国内买房的人,不用再面对早晚高峰的堵车;4. 可以体验新鲜感和刺激。
但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或计划去非洲的同学,我希望你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
- 你是否真的愿意去非洲?
- 去非洲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你是否准备好迎接在非洲的生活?
- 3、5年后,你还愿意继续在非洲工作吗?如果不愿意,你会怎么解决?
或许现在很多人选择去非洲只是为了挣钱,但我希望大家在享受高薪的同时,也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未来。
毕竟,社会发展迅速,而在非洲,确实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