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非10年,从农民的孩子到农场主是什么体验?
时间 2025/04/01
作者 海外协会
阅读 16次

第一次接触老陈的时候,憨厚老实的模样让人印象深刻,只订购了一筐菜,就送了我们小半筐,还略带歉意地说这些菜品相不太好,但是新鲜的,不介意就都拿去,在非洲大家都不容易。

老陈,一个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普通人,家里几亩地,靠种菜为生。别人家的孩子一放学回去不是做作业就是玩耍。但他有空的时候都是帮家里除草、择菜、洗菜、打包。因为爸妈种菜技术不错,每个赶集天基本都有菜卖,为了卖个好价基本凌晨4点就要起床准备出发。

但爷爷的肺病、心血管疾病长年累月得吃药,即使这么勤劳的种地,他初二时仍然因为家庭的经济拮据不得不辍学,随即跟着亲戚踏入了泥工这个辛苦的职业。每天沐浴在泥土的气味和汗水中,他逐渐习惯了这种辛勤劳作的生活,毕竟比种菜更赚钱,一转眼就干了10年,期间也经人介绍结婚生子,养家的担子也压在了他身上。皇天不负有心人,生命中的一次巧合改变了他的命运。

2013年,通过工友的介绍,老陈认识了老李,一个小包工头,因为有点门路,专门在非洲的中国人承包的工地接活干。老陈得知去非洲的工资是国内的一倍多,于是一拍即合,和老婆讲了后就打包行李出发了。这是一个中资企业承包的公路项目,工资确实如老李说的一样,但条件着实恶劣,就一个破破烂烂的发电机,经常停电缺水,五六个工人挤一间板房。刚开始还挺喜欢当地能便宜买到牛肉,十块钱一斤。时间长了发现蔬菜少了真不行,是国内几倍价格的蔬菜还真不太敢多吃,家里四口人都等着他的工资生活。于是晚上收工后还要再当农民,自己种一小块菜地,果然从小耳濡目染的种地技术很容易就在非洲生根发芽了。

两年后,随着工地项目的顺利结束,老陈对于未来产生了新的想法。在中国习以为常的蔬菜在尼日利亚却居高不下,价格昂贵,而当地市场特别是在尼日利亚的很多中国人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却依然旺盛。老陈由此想到,如果能在这里开设一个农场,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还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老陈虽然有丰富的农业经验,但他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他清楚地意识到,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老陈的目光转向了包工头老李,一个在尼日利亚已经有多年经验的包工头。老李在当地已经承包过多个工程,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当地的警察和土皇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对于他来说,虽然在工地跑来跑去有着丰厚的回报,但也让他常常感到疲惫和不安,每换一个工地就意味着新的安全风险。

老陈向老李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和合作。老李考虑到自己想要稳定下来的心愿,也看到了这个商机的潜力,便决定与老陈共同投资开办一个农场。老陈负责农业技术、培训当地人,而老李提供必要的资金、人脉支持。

2015年底,老陈和老李开始终于确定了一片十几亩的土地。

他们选址要求明确:

气候适宜,降雨规律,不能太热。

土壤肥沃,不能在海边,适合种植。

距离水源不能超过一公里,距离主路不能超过五公里。

土地价格不能太贵,周边一公里不能有居民,便于以后可以随时扩大规模。

农场的建设初期,老陈先开始尝试适应热带气候的蔬菜品种,包括番茄、辣椒、黄瓜、土豆等,这些当地人也会种,只是市场上一般的都很小,品质不好。同时,为了丰富农场的生态系统,加上有机肥顺便可以用于种菜,老陈还养殖了一些适应热带气候的家禽,如鸡、鸭等。这种多样化的经营方式既能提供更多的产品种类,也有助于提高农场的整体效益。

随着农场的逐渐稳定和发展,总面积大概扩张到了一百多亩,老陈和老李也慢慢引进了更多蔬菜种类:韭菜、冬瓜、丝瓜、南瓜、香菜、大葱、白菜等等。新增加的一片高地开发成一片果园,主要是芒果、西瓜、香蕉等热带水果。老李是温州人,从小就特别喜欢吃黄晶果,没想到老陈还真给种出来了。

更让我惊讶的是老陈和老李的管理方式,他俩只会一点点英语,经常都是比手画脚地员工就听懂了。当地员工现在基本稳定在二十个左右,都是老陈一手培养起来的,有的负责养鸡养鸭喂猪,有的负责种菜,有的管理果树,有的采摘包装,有的送货,安排的妥妥当当。

老李和老陈的孩子也都顺利上了大学。老李最近把老婆接到了尼日利亚,终于在非洲吃上了美味的饭菜。老陈也感到很满足,没想到他爸妈卖了一辈子的菜还是穷,但农村出来的他最后还是靠种地致富,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

他们打算再开几年农场就转手给别人,挣个退休费回到家乡好好养老。老陈谈起老婆已经找了包工头给家里盖栋楼房,想着下次回家就可以住新房了就笑容满面。他们每天的顾客也是很多,大多都是中国人,因为老陈和老李的靠谱,他们基本都是稳定在这拿货。

一个开中餐馆的大姐笑着讲到,多亏了他俩开的农场,种类又多,离她的餐馆也不远,这么几年了,菜价还越来越便宜,怎么可能不长期在这买嘛!

参观农场的时候,我们很是羡慕,蔬菜水果应有尽有,猫猫懒洋洋地躺在石头上睡觉,几条狗狗就跟着老陈,到处巡查。晚饭在院子里喝杯小酒,开个西瓜,很是惬意。

但我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勤劳朴实的老陈和敢想敢干的老李共同创造的,在非洲,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谨以此文祝愿所有驻外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早日实现梦想!